王基文 大公网 |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| 地平綫月刊 | 南方报业 | 凤凰周刊 | 鏡報 | 信報 | 中国台湾网 | 集邮者之家 |
九二共识内容究竟是什么﹖/ 王基文
2006-4-13 |
|
|
|
在内地,有的学者认为,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;有的学者认为,九二共识原本就不是一中各表。兹陈拙见,供大家参考。 1992年12月3日,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进行事务性商谈后,双方对「一个中国」之原则达至了共识,海峡两岸均坚持「一个中国」之原则。但对于「一个中国」内涵,双方存在分歧,当时没有讨论,是把分歧搁置下来,即求同存异。 两岸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当时,大陆海协会的表述是:「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努力谋求国家统一。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,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。」台湾海基会的表述是:「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,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,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,认知各有不同。」台湾称之为「一个中国,各自表述」,简称「一中各表」。 显然,九二共识内容,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,可简称为「两岸一中」。「两岸一中」有两层含义:一是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;一是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终极统一。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,台湾提出「一中各表」,这是分歧点,当时没有讨论,采取搁置争议,重在求同存异,即求「一中」之大同,存「各表」之小异。「各表」既是分歧,就不是共识,故而,把九二共识归为一中各表,不符合当时共识的实际情况。2005年5月12日胡宋会《会谈公报》文件,在九二共识括号内注明两岸一中新简称,即写成九二共识(两岸一中),没有明确提到一中各表,双方互让达至共识。 台湾「国统会」,在1992年8月1日通过的《关于「一个中国」的涵义》决议,其中指出:海峡两岸均坚持「一个中国」之原则,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,大陆认为「一个中国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,而台湾则认为「一个中国」应指「中华民国」。 由上可知,台湾是把一个中国涵义解读为代表权,即谁代表一个中国,这样各执一词,无法达至交集点,从而引发分歧和争论。不过,若能正确解读一个中国内涵,则可化解各表分歧,促进两岸良性互动。两岸需要在同中化异,异中求同。 「一中」指「领土主权一中」 其实,代表权不是一个中国内涵,它是一个中国内涵之外的课题,因为它不是一个中国的本质属性。而概念的内涵,是反映于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。「一中各表」是说代表权,不反映一个中国内涵,会导致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误解、分歧和争论,本著和为贵,求和存异,弘扬孔子和论,或称和学,需要搁置,不提为宜。 每个事物,总是有许多属性,其中只有它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那些属性,为其特有属性。在事物的特有属性中,有些是本质属性,有些属非本质属性。某事物的本质属性,是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。某事物的非本质属性,为派生的特有属性。 一个中国的本质属性,是她的领土和主权,它们是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。代表权则取决于领土和主权,拥有一个中国的领土和主权,才能代表一个中国,它只是派生的特有属性,属非本质属性。非本质属性,不能纳入概念内涵。因此,代表权不是一个中国的内涵。 任何一个真实反映现实的概念,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。概念的内涵,是反映于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。概念的外延,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总和的事物。 一个中国的内涵,是她的领土和主权,因其是一个中国的本质属性的总和。一个中国的外延,包括大陆、台湾和其它未收回的领土,因其领土和主权同属于一个中国。 一个中国的内涵,它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「中华民国」之间非彼即此的问题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,1949年以后,两岸虽未统一,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,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。 一个中国内涵,是指领土主权一中,在时间上,贯穿中国全部历史,历史上的各个朝代,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,1949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,都是一个中国的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,未来各个时期的中国,则是一个中国的各个新历史发展阶段;在空间上,涵盖中国整个领土,现阶段包括:大陆、台湾和其它未收回的领土。现在一个中国的内涵和外延,用地名,不用国号,具有长久性,不论大陆和台湾未来采用什么国号,都是一个中国的组成部分。 关于代表权问题,即谁代表一个中国问题,两岸可以先不讨论,需要搁置争议,求和存异,即求一中共识,存各表分歧。 「胡宋会」化解分歧 「一中各表」,无论说谁代表一个中国,都无法获得对岸认同。其实,「一中各表」对台湾反而不利,因为大陆比台湾地大人多邦交国众,差距悬殊,说「中华民国」代表一个中国,国际社会不会认同。为了求和存异,大陆可以心照不宣。而强调两岸一中,搁置「一中各表」,可凸显两岸兄弟一家亲,平等相待,分歧化解,促进两岸良性互动。两岸通过和解,实现国家终极和平统一。两岸贵和合──金瓯久分终必合,两岸贵和避干戈。自古盛世处安定,振兴中华同尽责。 九二共识内容,为一中共识,故而,称「九二一中共识」,既具体,又准确。对九二共识内容,过去,台湾强调各表,大陆重视一中。2000年苏起创「九二共识」一词,无具体内容,意在以模糊性概念让各方解释都有交集,促成两岸关系解套及发展,可谓用心良苦。然而,去年胡宋会,已将九二共识内容定为「两岸一中」,内容已明确,获双方认同,无需再模糊,改称「九二一中共识」,可一目了然,不再各说各话,有利化解分歧。 马扁会时,陈水扁说:「九二共识」根本不存在,连苏起都承认是他后创的。其实,事件在先,取名在后,很正常,说明他狡辩成性。至于他就九二共识内容向大陆挑战,监于他多变,说话不算数,诡计多端,无诚信,想来大陆不会回应。其实,不回应好过回应,免中其圈套。陈水扁包藏祸心,企图从「一中各表」引伸出「两国论」理论依据,并破坏两岸搁置代表权问题争议,唯恐两岸和解。 |